清真飲食文化的絢麗畫卷
《中國清真飲食文化》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新推出的一本國家十一五重點圖書,書中展現了一幅清真少數民族飲食風情的絢麗畫卷,勾勒出了起源于阿拉伯半島的伊斯蘭飲食文化與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相結合,而后逐漸本土化,最終形成一種新的文化的歷史過程,顯示了世界多元文化相互融合、滲透的強大生命力。
《中國清真飲食文化是隨著伊斯蘭教傳入中國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隨著歲月的推移,又融合了中國本土的成分。因此,中國清真飲食文化中所涉及的文化現象豐富而綺麗。
《開卷瀏覽,從絲綢之路上傳來的諸種香料如砂仁、豆蔻,古波斯風格精美的湯瓶、洗手壺;美麗的天山天池,盛況空前的民族節日,饒有特色的民居建筑,異彩紛呈的地區物產如寧夏枸杞、新疆鷹嘴豆,以及琳瑯滿目的民族美食如大大小小的馕餅、做馕的馕坑、百米長的羊肉串、名滿全疆的塔塔爾族小甜點等……原汁原味的民族風情躍然紙上,使人們直觀了解到中國清真飲食文化的歷史淵源、清真少數民族的飲食生態觀念、特殊的衛生習俗、豐富的營養資源以及極富特色的民族美食。
《中國清真飲食文化是中國飲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博大精深,但多年來尚未有規模大、信息全、學術視角獨到的專著對其進行整理?!啊吨袊逭骘嬍澄幕诽钛a了這一學術空白,本書首次總結性地提出中國清真飲食文化“以養為本,以潔為要,以德為先”的核心思想,揭示了中國清真少數民族健康長壽的科學飲食觀。清真飲食文化發展與踐行了中華民族“醫食同源”這一寶貴思想,以香料入饌,極富創造性地把從西域傳來的既是香料又有藥用價值的乳香、沒藥、豆蔻、砂仁等,與日常飲食巧妙完美地結合起來,制成佳美食品,具有極強的保健價值,滋養了一代代穆斯林同胞,形成了穆斯林的長壽群體。中國清真少數民族酷愛清潔;對水、鹽巴、糧食極度珍惜;節制貪欲,提倡周濟;注重誠信,尊老愛幼;各民族同胞和睦共處,具有崇高的道德觀,構成了中國清真飲食文化的核心理念。
《季羨林先生曾說過,世界文化可分為四大體系,即中國文化、印度文化、伊斯蘭——阿拉伯文化、歐洲文化(希臘、羅馬文化),在中國清真飲食文化中,就包含有“中國文化”和“伊斯蘭——阿拉伯文化”兩大文化體系,其中涉及了民族學、民俗學、歷史學、文化學等諸多學科,具有較高的文化含量。我們從書中可以看到,中國穆斯林先民在綿長悠遠的絲綢之路上把兩種文化的交流與傳遞,演繹得風生水起。1300年來,兩種文化不斷碰撞、融合,已經形成了一種嶄新的文化,但同時又保留著中國本土文化的特點,從而展示了中國清真飲食文化的多元性、融合性、地域性、典型性及時代性。在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個珍貴的歷史瞬間,是為一筆寶貴的無形資產。
《中國清真飲食文化》由于是填補空白之作,所以可資借鑒的現成資料并不多。在成書過程中,主創人員辛苦披閱,淘沙瀝金;艱苦求索,力出一家之言。圖片的拍攝亦是如此,編委會的人員數度出行大漠塞上采風組稿,或深入到穆斯林的聚居區,拍攝和征集到了上萬幅原生態圖片,掌握了大量的、極其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形成了獨家資源,惟其如此才是原創。這也是當下的出版物最缺乏的。作者們用獨到的學術視角,把中國清真飲食文化的全貌真實地描繪了出來,繪出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